雖然過了白露,便有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涼一夜”的說法,但從氣象學來說,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日子是7、8、9月。中醫也有“長夏”一說,即從立秋開始至中秋前后,可以理解為延長了的夏季,這段炎熱的天氣也有“秋老虎”的“美名”。
“長夏”期間氣候干燥,容易損傷人體的津液,致皮膚干燥、口鼻咽干等;而忽冷忽熱的氣溫,又易致傷風感冒。這個時期,清熱類的食品就不能少,比如綠豆、百合、蓮子、木耳、黑芝麻及新鮮的水果蔬菜,而肉類則可選擇鴨肉、魚、海產品、豬肉,補益又不燥熱。
豬蹄筋黃豆湯
材料:豬蹄筋、黃豆、油、鹽等適量。
做法:黃豆用清水浸泡三小時,豬蹄筋洗凈。把材料放入盛水的燉鍋,燉煮至黃豆熟,加油、鹽調味即可。
功效:清熱利尿、解毒療瘡。
絲瓜荷花響螺湯
材料:絲瓜、新鮮荷花、響螺片(干品)、生姜、紅棗等。
做法:干響螺片浸透,洗干凈。絲瓜洗干凈,去邊皮,對半剖開,切塊。荷花、生姜和紅棗洗干凈。荷花取瓣;生姜去皮,切一片;紅棗去核。瓦煲加入清水,用猛火煲至水滾后,加絲瓜、響螺片、生姜和紅棗;繼續用中火煲三小時,再加荷花瓣,稍滾,加鹽少許調味,即可飲用。
功效:養陰清熱,美容去雀斑。
蘋果鴨心湯
材料:蘋果、鴨心、生姜等。
做法:蘋果、鴨心、生姜洗凈。蘋果去蒂、去心,切成塊狀;鴨心剖開邊;生姜去皮,切一片。瓦煲加入清水,用猛火煲至水滾,后放入材料,改用中火繼續煲1小時,加鹽調味,即可飲用。
功效:清熱潤燥、寧心安神、養顏、消積滯、減少脂肪積聚。
清補涼湯
材料:豬肉、淮山、薏米、玉竹、芡實、百合、蓮子等。
做法:將用料洗凈,豬肉切成細塊。用清水,材料一起放進煲內,煮約2小時,加少許鹽調味便可。
功效:此湯有清涼散熱和滋補功效,適合全家飲用。
雪梨瘦肉湯
材料:雪梨、瘦肉、南北杏、麻黃、蜜棗、冰糖等。
做法:將雪梨切成4塊,只去心和核,不用去皮。放適量清水,用料一起放入煲內,煮約3小時,加冰糖,再煮5分鐘便可飲用。
功效:雪梨能清熱降火,此湯可治燥久咳和熱性哮喘。
椰子燕窩雞肉湯
材料:椰子肉、香菇、雞肉、瘦肉、火腿、燕窩等。
做法:將燕窩浸水去細毛,冬菇發水。把燕窩、椰子肉、香菇、雞肉、瘦肉、火腿和浸冬菇水放入煲內,再加入適量的清水,煲3小時便可以進食,食時可加少許酒,味道更香甜。
功效:清熱解毒。
絲瓜瘦肉湯
材料:絲瓜、瘦肉、油、鹽等。
做法:用料洗凈,絲瓜切成塊狀,瘦肉切片。煲內盛適量清水,材料一起放入,煮約1小時,可調味飲用。
功效:絲瓜性涼味甘,入肝、胃經。能清熱化痰,涼血解毒。
紫菜瘦肉湯
材料:紫菜、瘦肉、油、鹽等。
做法:先將紫菜用水浸泡洗凈,瘦肉洗凈后切片。用適量清水,紫菜、瘦肉一起放入煲內煮滾后調味,再煮片刻便可飲用。
功效:紫菜味甘咸性寒,能清熱利尿,軟堅化痰,也可治療水腫和腳氣等病。
吳 綜